短文网

短文/随笔/诗歌/散文/心情/作文/唐诗/宋词/故事/成语/日记/语录/哲理

王运美:粮仓往事

望着今天从超市“抢”来的两大袋大米,我想起了以前乡下老屋里的粮仓。

可以说,几千年来,只要是中国人,家家户户都会有一个粮仓,储备一年两年的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早先我家的粮仓是用“泥墩子”(形如红砖,但又厚又重,没有高温烧制)建的,上面请师傅打个木盖子,一般分为两隔,分别装早稻和晚稻。中间有放谷的口子。为防潮起见,下面留通风口。后来生活好了点,改用青砖结构的,内壁抹上水泥沙。另外我家还有用木头打的大柜子,有能取上取下的柜门,它由十几块板子组成。还有很多人家打了谷柜,这种柜子面上像一张床板,老婆说她小时候就和妹妹两人睡在谷柜上。

粮仓一般设放在中房,就是中堂背后的那个小房间。我从四岁就和爷爷睡在中房,那个床也就是两条凳两块板搭成,旁边就是大谷柜。刚刚收割完毕时,谷柜的谷堆够了顶,望着这“丰满”的粮仓,爷爷喜形于色,作为一家之主,他最清楚粮食的意义。以往灾荒之年或政局动荡不安的年代,家里的粮仓是空的,据说,从前饥饿的光阴里,家乡人曾经吃过双港尧山某处的观音土。

那时我家十几口人,缺少油水,只好多吃饭。奶奶一大早,用升子一升一升量米,米缸逐渐变空到底,此时,父亲就要打开粮仓,放谷去机米回家。

但家里的粮仓总是空的时候多。集体经济时代,我家吃的人多做的人少,队里分粮是以工分多少而论。我家工分少,父亲只能挑几担谷回家,仅装满了粮仓的底部。这意味着一年中大多数时间我们没饭吃,只能以红薯或其他杂粮充饥。

由于大家都是泥巴墙房子,非常有利于老鼠打洞,而老鼠的繁殖能力众所周知,它们一而十,十而百地快速增长,使得人人家里鼠满为患,这支大“部队”是吃粮食的主力军,没日没夜地躲在暗处,撕剥着稻谷,花生,棉花籽,红薯⋯⋯粮仓几乎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堡:泥墩子结的粮仓被鼠辈悄无声息地攻破,木头做的粮柜也挡不住鼠辈的钢锯般的利齿。挖粮仓的声音一阵紧似一阵,吵得人烦躁不安,无法入睡。若是你拍拍床板,以示警告,鼠辈则作暂停,但不到十分钟,挖掘声又起,夜深人静,此声特别刺耳,简直撕心裂肺。你空有千钧之力,却无用武之地,你在明处,它在暗处,面对它的“调戏”,侵犯,你拍板抗议,严重抗议,血压飙升,但鼠辈毫不同情,似乎发誓要与你血战到底。似乎掌握了你的底线:也仅仅是抗议而已!尤其是天寒地冻,你躺在温暖的被窝,怎舍得起床。你终于忍无可忍,怒发冲冠,负气起床,打开电灯,手持木棒,准备予之迎头痛击,但鼠辈早已从挖好的洞口鱼贯而出:这是一场人鼠持久战,你来我走,你走我来。人终于抵不过睡魔来袭,终于在老鼠挖柜子的伴奏中入睡。

循序渐进是可怕的,不经意间,粮仓已是百孔千疮,地上是一层厚厚的谷壳,掺杂着老鼠屎和尿骚味。

于是爷爷不停地修补粮仓,在洞口处订上铁皮,但别的地方又被挖破,防不胜防啊!总不能把整个粮仓用铁皮包裹吧。

人与鼠展开了一场持久的粮食与粮仓保卫战。

老鼠笼,老鼠夹,老鼠药应运而生。刚用时,一块饼干即可诱其上当,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老鼠善于吸取教训,绝不轻易上当,鼠笼,鼠夹,鼠药相继失效。而且放老鼠药也留下很多后患:有的老鼠死在洞口或偏僻的角落,捡拾不到,时间一久,整个屋子时时发出鼠子尸体腐烂的臭味,有的老鼠将死未死,被猫逮到,结果鼠猫同归于尽,有的人随便把老鼠扔在村里弄里,被猪吃了,把猪也闹死了,真是杀鼠三千自损八百呀。刚刚放老鼠药时家里颇能清静几天,但不多久,又有别家的老鼠悄悄进入,起初一只两只,如黎明时的几点星星,几个礼拜后,又是泛滥成灾,如满天繁星。多到白天也能与之不期而遇。如果诗人看到,他一定会念叨:“硕鼠硕鼠,毋食我谷,三岁贯汝,莫我肯顾”了,但终究不能“逝将去汝,适彼乐土”,毕竟故土难迁。

究其原因,主人自身也有问题:无论泥仓还是木仓,都不敌老鼠的牙齿。进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种圆柱状的厚铁皮敲打的粮仓悄然进入千家万户,这才彻底告别鼠辈夺人口粮的祸患。这种厚铁皮打造的粮仓是老鼠的克星,它坚定地守卫着主人的口粮,立下了汗马功劳。缺点是容量有限,装粮不多。

现在想来,泥仓或木仓失守,在于它自身的弱点,纵然想尽办法杀戮,难免鼠辈赴汤蹈火,前赴后继,利益的诱惑总是让人铤而走险,不择手段,即使老鼠也是如此。把粮食装进铁柜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从原理上来讲是一样的,都是从根本上杜绝人鼠可钻的漏洞。从而挽救了无数的老鼠,让它们对粮仓彻底死心,另谋出路,毕竟我佛慈悲,杀之也是万不得已。

以往的年代,粮仓那几粒粮食即是全家的身家性命。那时大家都穷,拿不出几个钱。手里有粮,心里不慌,仁义道德千千万万,但即便圣人也要一日三餐。没有饭吃,一切免谈。

可是有人总是在这上面打起了主意:在封建时代,地主阶级重利盘剥,狗腿子上门把农民的几粒粮食抢走,从而导致富者谷子堆在露天烂掉,农民只得吃观音土果腹。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一旦爆发,他们就会杀死王爷或地主,打开粮仓取走自己的粮食。

至当代,曾有一段时间,农村承包费越来越重,各级政府层层加码,一亩田地高达四五百块钱承包费!种田完全亏本。农民纷纷背井离乡,宁愿在外捡破烂,也不愿在家种田。各地村干组织“防爆队”,上门牵牛牵猪,从农民粮仓抢粮,一时基层干群关系特别紧张,流血事件时有发生,幸亏中央政府及时发现问题,干脆废除了延续几千年的“皇粮国税”,农民们如久旱逢甘霖,对政府感恩戴德。

由于现在中国城镇化加速,农村人口日益减少,很多村子只剩下妇孺老幼,无力耕种,导致有些田地荒芜。还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鼓励种粮大户,承包几百几千亩田地,机械化作业。政府也给予了各种补贴。

曾经的粮仓已逐渐成了“文物”,甚至农村人都要从超市买粮。家里顶多预备一两个月的粮米,在物质丰富的现代社会,人们当然相信明天会更好,只要有钱,什么都买得到。

但我们也看到,社会一有个风吹草动,人们第一个想到的是存储粮食。这次A县刚刚听说有点疫情,人们就疯狂地到超市抢购。场面令人震撼。

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疫情,天灾,战争⋯⋯可能会打乱人们的正常生活节奏。有朝一日,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如果我们的粮仓是空空如也,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啊。

看着我抢来的两袋米,我真的很想念老家的粮仓。

随机推荐:
玩具总动员玩具 九阳豆浆机 鲜艳连衣裙 ipad迷你2保护套 智利 干红 pvc手提袋 v领不规则 西安特产 陕西 零食 沙发靠枕套罩 爱心刺绣布贴 老北京绣花鞋女式 米盒子 储米箱 杯子创意 个性 潮流 浴室柜挂墙式 卸妆洁面洗面奶 渐冻人手链 网红 森系 中年妈妈修身显瘦连衣裙夏季 红色汉服 水杯男士 个性 简约 苹果手机数据线保护套 更多精选文章>>>

本站由EMLOG强力驱动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本站纯公益性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